今天,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65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中, 经过近一年的整体建设,在工业水处理领域将发挥巨大作用的非均相分离超滤精滤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实验室启用。
这个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着力于工业水处理的未来环保前瞻领域,是一项高校与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着眼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科技精英,制定行业标准维度配资,引领行业潮流。双方在今天的活动中进行了一项全新产学研课题《过滤管及其系统的开发》的签约,成果有望进一步提升废水处理效率。
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黎介绍,通过高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双方在今年以来执行了大量重点环保项目。诸如发电废水检测分析与处理工艺开发、非均相分离超滤精滤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及高分子过滤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烟气脱硫废水干燥床喷液管防堵技术开发、过滤管及其系统的开发。
其中大部分均已完成,直接提升了发电行业的废水处理效率,提高了工业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效率等;更是在推动过滤材料性能优化方面维度配资,直接提升了我国在高分子过滤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并推动了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双方共同申报的多个项目获得诸多省部级和市级奖项,多项合作研究成果被发表。
在这一共建项目中,针对高校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这一目标,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诸多实践机会,并设立了奖学金等激励措施。
研究中心创新性地采用了“双导师制”,即“企业导师+高校导师”联合培养机制,确保研究生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同时,通过“沉浸式”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生产一线,积累真实工程经验,提升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此外,还有一支跨学科团队,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创新火花,为行业培养了一批复合型创新人才。
从自主研发到引领国际环保新趋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精英团队,通过高校智力助力、企业创新引领的通力合作,研究中心已拥有一支由10名研发人员组成的精英团队维度配资,并配有6名教授与4名副教授。2026年还将迅速扩大研发团队,计划新增研究生10名,本科生5名,为科研创新注入新鲜血液,更为国际领先的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引领提供了未来可能性。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